2022.2.12~18情报资讯
对智能手机和电动汽车至关重要的稀土元素,如今可以从煤炭废料中提取,而不仅仅依赖于地下开采。
由于具有磁性和电子特性,钕、铕、铽和其他曾经鲜为人知的稀土元素,目前在手机触摸屏、电动汽车电机、风力涡轮机和其他现代技术中应用广泛。不过,开采它们却是昂贵和低效的,因为必须挖掘大片土地才能获得少量矿产。
美国莱斯大学的James Tour和同事提出了一种从粉煤灰中回收此类金属的方法。粉煤灰是发电厂燃烧煤炭后留下的一种黑色细粉末。他们开发出一种名为“闪光焦耳加热”的技术,即将粉煤灰填充到石英管中,并通过大电流在1秒钟内将其加热到3000摄氏度。相关成果发表于2月9日出版的《科学进展》杂志。
这种快速加热还能将磷酸盐中的金属转化为更容易用弱酸分离的氧化物。“每吨粉煤灰只含有大约半公斤的稀土元素,但由于我们有几十年煤炭燃烧留下的堆积如山的粉煤灰,所以可以提取的稀土元素总量是巨大的。”Tour说。
研究人员还发现,“赤泥”(铝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以及被磨成粉末的废弃消费电子产品,也可以以同样的方式回收稀土元素。快速加热过程会从这些材料中释放出有毒重金属,但后者很容易被捕获。”Tour说,“剩下的灰烬可以与混凝土混合,以便回收利用。”
目前,这项技术已被授权给一家名为Universal Matter的公司,该公司将设法扩大生产规模并提取具有商业价值的稀土元素。
2021年12月中国烧结钕铁硼磁材产量同比减少5.05%
中国生产烧结钕铁硼磁材为14,840.00公吨,去年同期为15,629.00公吨,上月为14,920.00公吨,同比减少5.05%,环比减少0.54%。
2021年1-12月,中国共计生产烧结钕铁硼磁材为182,827.00公吨,去年同期为136,674.00公吨,同比增加33.77%。
中国烧结钕铁硼磁材过去13个月产量
12月份,中国烧结钕铁硼磁材产量最大的三个省份为浙江、山东和江西。浙江生产烧结钕铁硼磁材为7,235.00公吨,同比减少14.17%,环比减少4.80%。山东生产烧结钕铁硼磁材为2,015.00公吨,同比增加11.94%,环比减少0.25%。江西生产烧结钕铁硼磁材为1,330.00公吨,同比减少15.56%,环比减少1.48%。
中国烧结钕铁硼磁材产量最大的三个省份过去13个月产量
北方稀土实现首月“开门红”
年初以来,北方稀土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践行包钢(集团)公司“12367”发展思路,全面落实“对标宝武能力提升系统工程”,加快建设优势突出的稀土新材料产业基地,奋力开启打造世界一流稀土领军企业新征程。元月份,北方稀土充分发挥大集团对市场调节的积极作用,加大稳产保供力度,产量、收入、利润创单月历史最好水平,实现首月“开门红”,交出优异成绩单。
北方稀土始终坚持“大生产”理念,冶炼分离板块面对原辅料价格持续上涨、市场形势多变以及“双控”“双碳”新挑战,围绕精矿处理、萃取分离、碳沉等各项工艺开展全方位对标升级,联动组产、协同发力,为做精做优稀土原料基地共同奋斗。冶炼分公司(华美公司)深挖内潜、提质增效,应用浸出除磷新工艺,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大幅度提升产能,单台焙烧窑产能提升至20%,焙烧工序产量创历史新高;甘肃稀土紧盯市场形势,抢抓营销机遇,科学排产组产,产供销协同发力、齐头并进,稀土氧化物月产量突破历史新高;和发公司完成搬迁升级改造工程,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快推进生产调试、设备设施消缺,力争早日顺产、达产、见效。金属材料企业持续攻关,加快突破工艺技术提升、装备制造升级、超低排放达标等瓶颈问题,瑞鑫公司保持上年度稀土金属镨钕(钕)产量突破万吨的良好势头,优化电解操作参数,加大质量管控力度,1月份产品一次合格率提高至98.9%,实现产量质量双优。
5G基站电源市场超百亿 磁企早已蓄势待发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2021年通信业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142.5万个,建成全球最大5G网,实现覆盖所有地级市城区、超过98%的县城城区和80%的乡镇镇区。我国5G基站总量占全球60%以上,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到10.1个,比上年末提高近1倍。
5G基站从宏基站、微基站等都是全新建设,而非原4G基站的改造,所需建设量庞大。行业专家分析,基站电源单站价值约为7000-10000元,若以当前142.5万个基站数量计算,5G基站电源市场空间将达百亿元。若按2025年铺设450万站的建设规模预测,5G 基站电源市场空间有望达到315亿元。
面对广阔的5G市场,不少磁性元器件企业早已蓄势待发。如顺络电子、铭普光磁、麦捷科技、风华高科、经纬达、海光电子、奇力新等多家磁性元器件企业近几年已在5G市场中崭露头角。
以5G基站电源来看,对比4G基站电源具有高功率密度、高功耗等特点。而不同的生产工艺也会对电源及磁性元器件的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磁性元器件企业可通过自动化设计,保证产品的高可靠性和质量稳定性。如顺络推出的PoE变压器,便是针对微基站设计,可进行全自动生产,EMI发射干扰低,从而提高整体传输速度降低损耗。
新市场下,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显得尤为重要。磁性元器件企业一方面通过与上游磁芯厂商密切配合,甄选优质磁芯方案,保证磁性元器件的性能。一方面,与下游基站电源厂商协同对磁性元器件进行测试,包括高低温测试、老化测试、可靠性测试等。通过合作了解彼此需求,生产设计出更加符合客户的优质产品。
UPS电源2021年磁性元器件用量粗计达1.72亿颗
从我国不间断电源(UPS)市场销售情况来看,10KVA以上不间断电源(UPS)销售占比为80.4%,其中100KVA以上不间断电源(UPS)占比50.7%;模块化不间断电源(UPS)市场占比34.2%。
Omdia预计,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云计算、数据存储等需求的持续增长,UPS行业将迎来新一轮增速。2021年全球UPS市场收入或达到91亿美元(573亿元人民币),实现12.6%的增长。
2020年,我国设定了“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中长期目标,在5G迅速发展及芯片等硬件对电源的压力持续加大的基础上,未来不间断电源(UPS)市场迎来较大的上升空间。
同时,国家针对数据中心企业进行了新一轮规划,提出要持续从信息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数字民生等十个方面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我国不间断电源(UPS)市场规模将于2026年超过210亿元。
通过从对话嘉宾的分享,以及相关数据佐证,大容量、模块化、定制化、高频化、大功率不间断电源(UPS)产品市场需求正在快速增长,市场需求也在向高端产品转移,模块化不间断电源(UPS)可有效提高产品容量和可靠性,将成为未来市场的主要发展方向。
反应到磁性元器件行业之上,高频化给他们带来更多磁性元器件的单机需求量,单机从充电模块、逆变模块等应用环节预需10-15颗磁性元器件,甚至更多。根据应用场景实际需求,多机联机叠加的磁性元器件需求自然更多。记者查阅相关销售平台,10KVA的不间断电源(UPS)售价在5千元上下,假定市场售卖的均为10KVA产品,以2026年预计售额粗算,届时,仅中国市场便有420万台不间断电源(UPS)需求,磁性元器件需求量最高可达6300万颗。而按Omdia预计售额,我们粗算2021年全球不间断电源(UPS)对磁性元器件需求量最高可达1.72亿颗。
虽然量提升了,但单个元器件的体积也在下降,成本也在下降。在磁性元器件竞争白热化现状下,有的慢慢离场,有的仍在努力向不间断电源(UPS)这一集中化程度高的核心供应链靠拢,并强化自身产品品质,让不间断电源(UPS)市场有更多他们产品的身影。
摘辑:万欣宜
校对:谢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