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2022.1.15~1.21情报资讯

来源:     作者:万欣宜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20日     浏览次数:         

美立法禁止国防承包商使用中国稀土

美国参议院周五将通过一项两党共同参与的法案,该法案将迫使国防承包商在2026年前停止从中国购买稀土,并利用五角大楼建立永久性的稀土储备。该法案由阿肯色州共和党参议员汤姆•科顿(Tom Cotton)和亚利桑那州民主党参议员马克•凯利(Mark Kelly)发起,是美国一系列试图阻止中国对该行业近乎控制的立法中的最新一项。该法案被称为《2022年恢复基本能源和稀土安全控制法案》(Restoring Essential Energy and Security Holdings for Rare Earths of 2022),将使五角大楼正在进行的稀土储备成为法律,并使其变成永久性。

针对西方国家就有关稀土问题的所谓“担忧”,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此前曾表示,我们生活在全球化的时代,全球产业链条紧密相连,环环相扣。在这种情况下,主导、垄断某一个领域或者市场,或者人为地将某一节链条切除或者排除出去,都是行不通的。

2021年中国稀土出口量价齐升

海关发布最新统计数据分析表明,2021年中国稀土出口量价齐升,出口金额同比大增90%。综合来看,实际需求、恢复性需求增量和储备性增量三者共同推动稀土出口强势增长。

具体而言,中国2021年1至12月(全年)累计出口稀土48,917.7吨,出口金额6.534亿美元;同比分别是增长38%和90%。

其中,2021年的出口数量大增表现为大幅反弹,出口均价表现为持续上涨、2021年大涨。数据分析表明,近4年、自2018年以来,出口量呈减少的趋势。2020年因新冠疫情主要影响了进出口贸易、工厂阶段性停摆,出口量大幅减少23.5%,由此反衬助涨了2021年的出口量增幅。

另一方面,减排对机电设备的节能环保要求,促进了稀土的实际应用需求助涨了出口量。此外,一些国家的供应链安全担忧,使得其增加对关键材料的储备量,推动了中国稀土的出口。

出口价格方面,自2020年以来,出口均价表现为增长,其增长幅度也持续上升。2021年出口均价为13.4美元/千克,增(涨)幅近38%。

稀土离子应用科技获202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据中新网报道,由中国两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2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1月18日在北京揭晓。其中,首次火星探测、中国空间站等入选202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票选出的202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分别是: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国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中国团队凭打破“量子霸权”的超算应用摘得2021年度“戈登贝尔奖”;1400万亿电子伏特,中国科学家观测到迄今最高能量光子;嫦娥五号样品重要研究成果先后出炉;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快速从头驯化获得新突破;中国研发成功-271℃超流氦大型低温制冷装备;植物到动物的功能基因转移首获证实;稀土离子实现多模式量子中继及1小时光存储。

北方稀土第四季单季盈利超17亿

伴随稀土产品价格增长,全球最大的轻稀土产品供应商北方稀土(600111.SH)2021年业绩高歌猛进。

近期,北方稀土发布2021年业绩预告,其预计全年实现净利润49.01亿元—50.61亿元,同比增长488.58%—507.79%;扣非净利润47.07亿元—48.67亿元,同比增长484.16%—504.02%。

2021年前三季度,北方稀土实现净利润31.49亿元,也就是说,单季度来看,2021年第四季度,北方稀土实现净利润17.52亿元—19.12亿元,环比增长57.34%—71.71%,同比增长439.38%—488.65%,创下历史新高。

对于业绩增长的原因,北方稀土表示,稀土行业在国家持续规范整治下,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行业生产经营秩序不断改善。随着上游供给侧优化及下游风电、新能源汽车等终端消费需求支撑拉动,主要稀土产品市场供需局面得到改善,推动稀土市场主要产品价格震荡走高,交易活跃度增加,企业开工率和产能利用率提升,稀土生产加工企业经营质量和效益得到改善。

与同行公司相比,北方稀土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依靠控股股东包钢(集团)公司所掌控的白云鄂博稀土资源优势, 北方稀土采购其控股子公司包钢股份生产的稀土精矿,也就是说,其原料优势显著。据了解,白云鄂博矿铁矿石伴生稀土矿稀土储量位居全球第一,已探明稀土资源量约1亿吨,约占世界储量38%。根据工信部下发的2021年稀土配额,北方稀土配额量分别占全国轻稀土矿配额以及冶炼分离配额的67.42%和55.33%,分别占相应配额增量的95.71%和 95.74%。

北方稀土拥有磁性材料、抛光材料、贮氢材料、发光材料和催化材料五大稀土功能材料产业板块。同时,公司结合资源特点及产业布局,有选择地发展稀土终端应用产品,现已形成贮氢材料—镍氢动力电池、磁性材料—稀土永磁磁共振仪及稀土永磁电机的稀土终端应用布局。通过持续的研发,其近年来其成果颇多,包括永磁伺服电机用钕铁硼辐射磁环投入量产,并开发满足华为5G通讯基站散热要求的稀土镁合金材料等。

回收稀土金属

伯明翰大学,英国最著名的研究地点之一,最近获得了390万欧元的资助,建立一个试点设施,从废料中回收稀土磁铁,这是欧盟资助的地平线2020项目的一部分。该项目的启动是为了在欧盟为稀土磁铁开发一个回收供应链,并通过试点一系列不同的应用,展示这些材料如何适用于一系列行业。该计划是在试点规模上识别、分离、回收和展示回收磁体,重点放在多个部门,例如泵、电子和风力涡轮机。该公司的目标是开发一个完整的欧洲供应链,每年可生产20吨回收磁铁——否则这些材料将被送到垃圾填埋场。

据报道,该项目还将开发新的传感和机器人分类线的识别和分离含磁铁组件在生命的结束(EoL),于2013年建立在技术开发的一个财团(包括C-Tech创新有限公司的伯明翰大学Stena Technoworld AB, Acreo瑞典ICT AB,Leitat技术中心,OptiSort AB, Chalmers Industriteknik, Magneti Ljubljana和Kolektor Magnet Technology GMBH),旨在大幅增加从现有的废水中回收和再制造稀土材料的数量。

为了启动该项目,欧盟向SUSMAGPRO(循环经济中稀土磁体的可持续回收、再加工和再利用)提供了1400万欧元的赠款。SUSMAGPRO是一个以工业为基础的财团,由19个项目合作伙伴和一个来自9个欧洲国家的关联伙伴组成。其中,390万欧元被分配给伯明翰大学,伯明翰大学将利用这笔资金建立一个大规模的试点系统,用于最初在该大学基于专利的HPMS工艺(磁体废料的氢处理)开发的技术。

小鹏汽车成为行业首个贯通全国337城的充电车企

小鹏汽车1月18日消息,截至2022年1月17日,小鹏汽车成为行业首个贯通全国337城的充电车企,全面覆盖333个地级市和4个直辖市,累计上线品牌超充站813座,目的地充电站166座。

在全国12个城市,小鹏超充站是城市内极为稀缺提供180kW直流超充服务的充电站,包括博尔塔拉、克孜勒苏柯尔克孜、金昌、陇南、甘南、鹤岗、双鸭山、七台河、怒江、昌都、那曲、林芝。

 小鹏汽车作为国内车企当中充电布局的引领者,愿意承担社会责任,未来计划在超充资源匮乏的城市开放超充站(包括但不限于上述12个城市)。第一批开放的城市为超充资源匮乏的地区,包括东北、西北地区部分地级市。

东睦科达入选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近日,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了2021年度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认定2021年度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125家,有效期为3年,软磁材料厂商浙江东睦科达磁电有限公司榜上有名。

一直以来,东睦科达的磁芯应用终端定位都较为高端。从应用市场看,他们在新能源汽车车载,高效率的服务器的市场站位已具备明显优势,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在光储充、开关电源、UPS通信电源、家电等方面市场,其布局攻势也持续加强。其新一代金属磁粉芯KNF-H,具有损耗与超级铁硅铝磁粉芯接近,抗饱和特性与铁硅磁粉芯相当,磁芯损耗具有负温度特性等优势;而新一代超级铁硅铝-KPH磁粉芯,相比超级铁硅铝(铁硅二代)磁粉芯,在保留高饱和磁通密度、高温度稳定性的同时,具有更低的磁芯损耗,这两款产品将成为下一代碳化硅光伏逆变器设计和应用的主力产品。目前,东睦科达与华为、阳光电源以及国内多家光储充领域企业已有了广泛的合作。

摘辑:万欣宜

校对:谢 林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