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0~11.26情报资讯
HyProMag在德国设立子公司
据总部位于加拿大温哥华的姆坎戈资源公司(MkangoResources Ltd)称,其子公司HyProMag在德国成立了一家子公司,旨在促进磁体废料氢处理(HPMS)技术在欧洲的商业化。姆坎戈指出,尽管德国是欧洲稀土磁体的主要生产国和消费市场,但德国国内并没有稀土来源,HyProMag成立的这家子公司为德国地区的经济增长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HPMS工艺通过从嵌在废料和废弃设备中的磁体中提取钕铁硼合金粉末并对其进行退磁,从而使分离更加容易。该工艺最初由伯明翰大学的磁性材料小组开发,随后授权给HyProMag。HyProMag公司的董事大卫•肯尼迪(David Kennedy)表示,德国子公司的成立将为HyProMag公司在英国和整个欧洲建立制造中心的计划提供有力的支撑。
供需基本面支持 稀土价格维持强势
近期,稀土价格维持高位震荡。据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23日,稀土价格指数报317.4点,周环比上涨0.13%,较11月1日的293.1点上涨8.29%。对比上周同期(11月16日)情况来看,混合稀土类镨钕价格涨幅居前。11月23日,氧化镨钕参考价最高报798元/公斤,镨钕混合金属参考价最高报977元/公斤。10月以来,稀土价格一路走高。以10月8日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公布的主要稀土产品价格(参考价最高)为基准进行测算,截至11月23日,氧化镨钕参考价涨超30%,镨钕混合金属参考价涨超20%。
轻稀土如氧化镨钕等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风电、节能变频空调、传统汽车等领域。随着工业电机、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业内认为,上游材料稀土永磁正搭上一波“快车”。中信证券研报分析认为,2025年新能源汽车或将成为稀土下游第一大应用。风电领域下游需求也持续旺盛,当前全球永磁直驱风机渗透率为30%,预计2025年风电领域将消耗3.3万吨钕铁硼,稀土长期需求空间已完全打开。
高效电机政策的确定也为永磁稀土带来新的增长空间。日前,工信部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联合印发《电机能效提升计划(2021-2023年)》,明确提出到2023年,高效节能电机年产量达到1.7亿千瓦,在役高效节能电机占比达到20%以上。浙商证券研报分析指出,目前我国电动机中稀土永磁电机占比较低,根据国际通用估算方法,每年将拉动钕铁硼需求量达到2万吨,带动轻稀土下游需求在未来两年每年达到20%以上的增长。
受到新能源、风电等下游需求的强势拉动,机构普遍认为供需基本面对稀土价格形成有力支持。中信证券研报预计,2022年稀土价格或将稳中有进,稀土产业链相关公司利润有望长期可持续增长。
11月23日,近期表现活跃的稀土板块早盘再迎强势拉升,同花顺稀土永磁概念板块当日收涨1.93%。板块内52只个股中34只收涨,13只涨超4%。
两部门提出电机能效提升目标 磁材需求量将大超预期
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印发《电机能效提升计划(2021-2023年)》提出,到2023年,高效节能电机年产量达到1.7亿千瓦,在役高效节能电机占比达到20%以上。引导企业实施电机等重点用能设备更新升级,优先选用高效节能电机,加快淘汰不符合现行国家能效标准要求的落后低效电机。加大高效节能电机应用力度。细分负载特性及不同工况,针对风机、水泵、压缩机、机床等通用设备,鼓励采用2级能效及以上的电动机。针对变负荷运行工况,推广2级能效及以上的变频调速永磁电机。针对使用变速箱、耦合器的传动系统,鼓励采用低速直驱和高速直驱式永磁电机。大力发展永磁外转子电动滚筒、一体式螺杆压缩机等电动机与负载设备结构一体化设计技术和产品。
按照《电机能效提升计划2018》,中国2018年电机保有量17亿kw,其中工业电机占比75%,假设同比例及增速稳定,测算2023年我国电机总产量5.7亿kw左右,意味着届时节能电机渗透率达到30%左右。近期草根调研反馈,目前国内高效节能电机渗透率不到10%(《电机能效提升计划2018》中提到2018年渗透率只有3%),这意味着未来两年每年渗透率提升至少10个点。考虑钕铁硼占磁材总比例75%左右,由此测算23年电机对应磁材需求量为5.7万吨(按单耗0.45),剔除本次文件中包括的空调、风机部分(23年空调1、风电2),增量2.7万吨左右,较之前预测的总需求(10万吨左右)超出26%左右。
一份英国政府调查报告宣称英国可以恢复生产发展电动车所需的高性能磁体,但要具有可行性,业务模式就应当效仿中国的集中化策略。
报告:英国生产高性能磁体应效仿中国模式
据路透社报道,这份报告由英国的Less Common Metals(LCM)公司撰写,该公司是除中国以外少数能将稀土原材料转化为生产永磁体所需化合物的公司之一。报告称,若建立新的磁体工厂,将面临与中国的竞争,中国的生产成本较低并供应全球90%的稀土永磁产品。
如何看待磁材产业链?
11.22日,工信部发布电机能效提升文件,有望打开磁材需求新空间,尤其是稀土永磁。今天板块冲高回落是短期资金获利了结现象,但是行业逻辑已经发生巨变,应加以重视,理由如下:
1、 文件要求,2023年在役节能电机占比20%+,而不是新增,如果要完成这个目标,基本意味着以后新增都是节能电机,而且还要对存量进行升级改造,毕竟现在占比太低,5%以下。两年时间完成这个宏伟的目标,磁材需求将是井喷式的,数字难以想象。
2、 目前磁材上市公司主要分为永磁和软磁,永磁包括铁氧体和稀土永磁;软磁则是金属软磁和铁氧体软磁。此次文件主要拉动的是稀土永磁,其次是铁氧体。考虑到升级过程的性价比,铁氧体同样受益。软磁则是受益光伏、车载、风电以及充电桩行业的快速发展。所以,整个磁材行业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前所未有!
3、 铁氧体的原材料是铁红,是钢厂的副产品,价格整体较为稳定,今年波动有所加大;稀土永磁的原料是稀土,镨钕镝铽,价格波动剧烈。所以铁氧体上市公司毛利率稳定,稀土永磁公司毛利率波动大。
4、 稀土永磁上游的稀土资源是国家稀缺资源,行业正在走出多年的低谷,供需格局前所未有的健康,存在较大的预期差。目前正在进行行业整合,集中度有望再度提升。政府对稀土价格上涨存在很大的容忍度,这是与其他大宗商品不一样的地方!
5、 板块标的众多,总市值超过6000亿,有很强的板块效应,可以容纳大体量的资金,预计磁材板块有望走向前台,成为新能源上游重要的分支领域。
6、 上游:北方稀土、包钢股份、盛和资源、五矿稀土、厦门钨业、广晟有色,华宏科技;
稀土永磁:金力永磁、正海磁材、大地熊、宁波韵升、中科三环、英洛华、银河磁体、安泰科技、金田铜业等;
铁氧体:横店东磁、龙磁科技、中钢天源,天通股份;
软磁:铂科新材、龙磁科技、横店东磁等。
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新一代中速永磁智能风机来了
作为全球清洁能源的领跑企业,金风科技推出全新一代中速永磁智能风机,以高可靠、高收益、更友好的一系列高性能旗舰产品解锁零碳未来。全新一代中速永磁平台是金风科技推动能源乃至更多行业、企业迈向零碳未来的新起点。
近日,金风科技发布了全新一代中速永磁平台产品,包括海陆产品在内共15款机型。其中,陆上机组的适用风区覆盖从超低风速5m/s到中高风速9.5m/s的全风速范围,适用于集中式、大基地、分散式、常规及高海拔等各种应用场景;海上产品方面,发布了聚焦于中高风速区9.5m/s应用场景的新一代机型。
作为国内最早开发中速永磁技术路线的整机商,自2006年,金风科技就开始了中速永磁的技术储备,并于2009年12月在达坂城吊装第一台GWH100-3.0样机,由此为该技术的后续研究和产品开发提供了大量支撑数据和经验。此外,金风科技拥有丰富的齿轮箱机组运维经验,能够从客户角度出发打造可靠性更高的产品;结合直驱91%的高可靠性部件及相应设计体系,新一代中速永磁产品经历无数次可靠性试验,万事俱备,走上前台。
金风科技新一代中速永磁产品采用超大叶轮直径,拥有超强发电能力。陆上机组最大叶轮直径达到191米,以GWH191-4.0机组为例,可在年平均风速4.5m/s的前提下实现1800+小时的发电量,相比上一代主力产品,提升收益率0.6%以上。另一方面,通过高塔架拓展垂直空间风能利用的方式提升收益,此次新产品在超高塔架上实现突破,最高轮毂高度为185米,可选用纯钢塔和混塔方案。
在进一步提升风电机组可靠性和经济型的基础上,新一代中速永磁产品加强了环网友好性的研究与应用。它继承了永磁电机+全功率变流的并网友好性,能够更高效响应调度指令,更精准实现有功、无功、频率、电压控制;能够更平滑通过故障电压穿越,满足全球不同地区电网的要求。
为提升工程友好性,产品大部件的外形尺寸均进行了严格控制,机舱可分体运输和分体吊装,运输道路选择、场内外道路建设及吊装车辆的选择更为灵活;基于人机工程的舒适性设计,能够合理优化空间尺寸,使检修及维护安全便捷。与此同时,环保理念贯穿产品设计全环节。机组具备噪声和光影闪变运行模式,根据叶轮旋转频率以及环境光照强度,主动调整风机运行状态,控制光影闪变频率,满足风机的环境友好性;对有降噪要求的风电场,基于声源模型和传播模型直接预测并控制指定点位的声压等级,以达到风场收益与环境友好性之间的最佳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