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条永磁磁悬浮空轨进入调试阶段
近日,天津港保税区区内企业中铁六院集团作为联合体牵头人承建的兴国永磁磁浮技术工程试验线项目已进入车辆调试的关键阶段。据悉,这是我国第一条永磁磁浮技术工程示范线,项目于2021年2月启动实施,预计今年7月可正式进入通车实验阶段。
永磁磁悬浮空轨项目是继常导磁悬浮、超导磁悬浮之后,发展的又一种新型轨道交通模式,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永磁磁悬浮技术是由江西理工大学于2014年首次提出,2021年中铁六院集团联合体设计并承建了该技术成果落地转化项目——兴国永磁磁浮技术工程试验线。目前二者就永磁磁悬浮系统的产业化和技术标准制定开展进一步研究。
作为国内第一条永磁磁浮技术工程示范线,兴国永磁磁浮技术工程试验线建设项目兼具科研创新性、挑战性,该项目的顺利推进,对于发展永磁产业和红色旅游经济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兴国号”磁浮列车设计时速为80公里,其最大特点是首次将永磁磁悬浮技术应用于空轨车辆。试验线正线全长约0.8km,均为高架线路,采用单线设计,并预留双线条件及远期运营条件。项目采用EPC(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模式,充分发挥了设计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永磁磁悬浮空轨项目,探索了一种能够适应复杂地形的中低运量品质化、个性化、智能化交通运输方式,可与地铁、轻轨互为补充,这或将成为“新基建”的重要内容,为我国公共交通提供一种新的选择。